实践活动
 
 
   
 
 

新时代·实践行|“保护生态,艺创未来”生态文明实践团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保障人民福祉、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雕塑公共艺术近年来开始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助力城市更新、乡村建设、服务社会以及社区美育。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雕塑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上,更体现在其社会功能和生态影响上。通过艺术作品,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活力,同时促进社区美育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水是大运河的血脉,文化是大运河的灵魂。本次实践行旨在深入了解大运河天津段的生态现状,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通过艺术创作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激发更多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实践团在带队教师王礼军的带领下,前往元宝岛大运河文化公园、石家大院、玉成号画庄、杨柳青民俗文化馆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考察,同学们也就此进行了相关一系列艺术创作。

 

 

PART.01

实地调研与考察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在元宝岛大运河文化公园,我们不仅领略了大运河的壮丽景色,还深入了解了公园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大运河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每一处湿地、每一棵古树都是生态平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公园内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保护大运河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艺术创作来宣传生态保护理念的可行性。


元宝岛大运河文化公园负责人员与指导老师及团队成员合影


元宝岛大运河公园实拍图

 

杨柳青古镇

    青古镇的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气息浓郁,其独特的运河文化、年画文化、大院文化、赶大营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实践团通过参观石家大院、民俗文化馆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后在艺术创作中融入大运河文化元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结合现代生态保护理念,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天津大运河文化区相关负责人员与指导老师及团队成员合影

 

 

 

PART.02

生态保护主题公共艺术创作

 

    基于实地调研的感受和素材收集,实践团围绕生态保护主题,结合大运河文化保护区的特点,创作了一系列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在近年来更加强调“在地性”,即与地域文脉和生态环境的共融共生。这种强调体现在雕塑作品的创作和展示上,要求作品不仅要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还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社会背景相结合。利用当地特有的材料和工艺进行创作,或者将作品置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中进行展示,以突出其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同时,公共艺术也强调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要求作品在创作和展示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实现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设计方案

 

 

 

关闭窗口
 
 

All  Content  Copyright  天津美术学院版权所有   津备05013602号-1  津教备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