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系举办史钟颖副教授《钟颖造像》讲座
在新文科建设目标、天津美术学院“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总体工作共同推动下,以及天津市重点教改项目“雕塑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举措中,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于2021年6月28日至30日,举办“东方·本土”学术活动,该活动包括《佛陀的容颜》《钟颖造像》两场讲座,以及“东方·本土”教学与造像学研讨会。
6月30日上午10:00-11:30,雕塑系邀请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造型基础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史钟颖副教授,作题为《钟颖造像》的学术讲座,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黄文智老师为学术主持,这是本次“东方·本土”学术活动的第二场讲座。
主讲人史钟颖副教授
史钟颖老师本科、硕士研究生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拥有坚实的学院造型基本功,他给大家分享了本科期间的人体习作和毕业创作,其中毕业作品《无论年代多么久远》塑造了三位开国领导人,雕塑技法细腻,人物衣着朴素,表情坚毅、肃穆,有鲜明的岁月印痕和发人深思的凝重感。这件写实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在当年也获得了圈内很高的评价,但史老师并没有迷恋于这种学院层面的具象表现,而是将视野投向了更多元的非具象形式和当代艺术实践中。
讲座PPT截图
史老师在本科毕业前,就开始了非具象艺术形式的探索。完成于1998年的《冬天的风景1》,用树脂材料塑造了一组被包裹着的树,转年,这种包扎的雕塑形态转化为锻铜材质,同时,作品内部的负空间也被有意识转化出来,由此形成了相关的系列作品。在2001年,史钟颖老师将包扎的骨架和网状的金属材料结合起来,创作了《网景》系列作品,逐渐形成个人作品面貌。《网景》系列作品中广为人知的应属水滴形态的系列作品,这种具有流动感的网格状造型体,能够很好地与周边环境契合在一起,成为景观中耀眼的存在,因此频繁出现于各种展览和雕塑公园中。与《网景》系列作品中那种圆润和富于变化的有机形不同,后续出现的《景网景》系列作品,拥有庄严的形式和冷峻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关注空间体验和与观者的互动。史老师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流》,使用了新的作品形式,他使用蚕茧、蚕籽、手工纸等材料,在无数小方格支撑下构成了一个犹如生命方舟的装置,作品背后的理念,令人产生无限遐思。
讲座PPT截图
讲座PPT截图
讲座PPT截图
讲座PPT截图
讲座PPT截图
史钟颖老师说他的网格系列作品在展览时,有观者从中看到了禅的意味和佛学思想,他自己坦言,当时并未意识到这种内涵,但这种来自于观者的回应却给了他很多启发,加之他本身就对佛教有很浓厚的兴趣,于是在接下来的很多作品,都直接以佛陀形象出现。史老师造像系列作品,有不锈钢丝和网状结构结合的类型,也有纯不锈钢丝构成的作品,其中的不锈钢丝既是作品的骨架,也是佛陀衣纹的线条形态,其与金属网格结合在《无所从来、亦无所去》(2013年)中最为典型,该作品的原型出自青州北齐佛立像,简洁又极富庄严感的衣纹,赋予了佛像以纯净仪式,这些特征都在史老师的作品中得以完美彰显。创作于2015年的作品《欲舍》,在一间独立的屋子里放置了多捆草,其中还有多尊用草绑制成的佛像。最有意思的是,展览现场还买了两只羊放于草堆中,佛陀身上的草被羊啃食,其宗教内涵令人深思,这既可以粗浅理解为佛教六波罗蜜中的布施思想,也可以深层次思索佛陀肉身成道思想的艺术方式。
讲座PPT截图
讲座PPT截图
讲座PPT截图
史钟颖老师的雕塑作品关注佛学智慧,传达东方审美意蕴,形意并重,物我相融。他的艺术实践,在多元艺术语境中如何树立民族自信和活用传统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用当代的艺术形式传达对佛学智慧的体悟,去除其中的迷信色彩,使佛造像艺术与当代社会生活真正产生有益的关系,这是史老师长时间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次讲座《钟颖造像》的学术主张。
互动环节
这次讲座中,史钟颖老师讲述的是自身创作经历和艺术感悟,这主要是出于大多数听众是本科生的考虑,他希望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能给同学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直观的参照。讲座过程中,史老师对作品的解释也没有借用评论家那些深奥难懂的话语,而是用朴实的语言,将自身的所思所想讲述出来,阐释作品真实的样貌和理念。在讲座PPT结束后,他还热情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期间他说这种课堂互动的教学氛围,是他最乐于见到的,这既反映了他日常的教学态度,也真实体现了他作品理念传达的有效性。
黄文智老师点评
黄文智老师在讲座最后作了简短的讲评,认为史钟颖老师的作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本科期间的具象写实作品,二是将捆绑与金属网格结合的非具象作品,三是佛陀造像。其中,佛陀造像在材料使用和空间结构上实际上还是沿用了第二种作品的做法,但其作品理念涉及到佛教的一些哲思和佛像形态,故可自成一种类型。黄老师认为这次讲座内容是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结合的典型,尤其是通过这种平实的语言讲述自己切身的创作体会,能给同学们以身同感受的现场感,这对他们现阶段的学习无疑是最有现实意义的。